11月26日至28日期间,由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几内亚籍博士生卡梅拉、资源与环境学院布基纳法索籍硕士生萨图宁、埃塞俄比亚籍硕士生尤越和坦桑尼亚籍硕士生阿莫西、人文与发展学院津巴布韦籍博士生艾德莫尔和加纳籍硕士生杰罗姆组成的留学生代表团一行6人受邀参加在三亚市举办的“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第三届年会暨疫情时代的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研讨会,与来自全国24所涉农高校的38名学生代表一同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焦小强、人文与发展学院外事秘书郑宇洋和FASE期刊编辑部姚银坤博士作为留学生带队老师一同前往。

此次会议由海南大学主办,我校作为“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单位联合主办。除留学生以外,来自国内外众多农林院校、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与专家学者也分别以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与会议,通过主旨报告、专家对话等形式共商“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背景下的全球农业发展,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为如何在疫情时代持续推进农业教育、科技和人文交流领域的国际合作建言献策。

会议伊始,留学生代表团成员分别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研究重点和已有学术与科研成果,为与会嘉宾带来了简短却精彩纷呈的墙报展示,也为大会的顺利召开打下了良好铺垫。会议研讨阶段,留学生代表们通过聆听学术报告与专家发言,了解到新冠疫情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与潜在危机、各国应对疫情所采取的粮食安全公共政策以及对未来全球粮食安全的预测;同时,他们也更加明确了在全球农业发展格局不断深化调整、各国愈发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的大趋势下,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与机制创新、推动各国实现农业经济互利共赢发展的愿景与前景。


我校植物保护一流学科的博士生卡梅拉和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一流学科的硕士生萨图宁被选派为杰出留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各自的学术专题汇报。卡梅拉在简要介绍疫情对其生源国几内亚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之后,重点结合其在华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重点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未来职业发展以及中国和几内亚的农业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萨图宁则通过生动的讲解与幻灯片展示将其在学校和曲周实验站丰富的学习与科研生活呈现给在场嘉宾,并就其未来的研究计划和如何将中国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其生源国布基纳法索的农业发展中进行了展望。两位留学生以严谨的思维逻辑、过硬的学术功底以及务实的专业素养完成了汇报,均表示要在学成回国之后为中非农业合作搭建桥梁、贡献力量。他们与我校其他留学生代表一起积极参与会议讨论,展现了农大学子精神风貌的同时也体现出我校国际化教育的办学水平与实力。

会后,留学生代表们前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通过走访坐落在科技城内的规划展示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等单位,留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中国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等重要发展规划与实施进程。随后,代表团一行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进行参观考察,在听取了我校三亚研究院院长龚元石的欢迎致辞后,同学们更为直观、深入地了解了我校如何通过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在三亚崖州湾打造创新型、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用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同时也为三亚研究院面向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人才引培的计划感到兴奋不已。
此次海南之行给参会的留学生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收获良多,并通过日志与简报等方式积极分享心得与感受。

来自我校植物保护一流学科的几内亚籍博士生卡梅拉有感而发:“我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非常必要且及时。一方面,它让我们更为清晰地意识到疫情为全球农业和粮食系统带来的负面冲击和潜在危机,以及亟需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为促进农业生产和确保粮食安全所采取的各种创新举措和政策建议,坚定了我们进一步通过全球农业教育科技合作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我校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一流学科的布基纳法索籍硕士生萨图宁开心地表示:“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交流与学习机会,这让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和南南合作国家在农业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疫情时代和国际局势下。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调研时的所见所感更是彻底震撼了我,让我相信只要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与技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来自我校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一流学科的埃塞俄比亚籍硕士生尤越认真总结道:“通过参加这次联盟年会,我收获了很多难得的跨学科知识,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面对新冠疫情、蝗灾等日益严峻的农业生产挑战,国家之间相互合作、互利共赢是最佳应对和解决方案。我非常感激中国为保障非洲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也让我反思到,为了解决我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的农业问题,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重点抓好农业创新和技术转移、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政策措施完善等方面是当务之急。”

来自我校社会学一级学科的津巴布韦籍博士生艾德莫尔结合专业所学感悟到:“除新冠疫情引发的政治冲突外,蝗虫和害虫入侵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也是对很多国家尤其是南南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农业国际合作势在必行。此次海南之行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政府对资助农业研究、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是中国抗疫取得积极进展的关键,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应对粮食安全和经济衰退的挑战过程中提供了范本,同时,中国农业经济的正增长也为我们带来了力量和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将是少数几个能够扭转经济的部门之一。”

来自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加纳籍硕士生杰罗姆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提出见解:“有机会作为留学生代表参加此次联盟年会我感到十分荣幸。在现有国际合作受疫情制约的情况下,这次会议为集合全球智库对疫情时代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探索提供了非常棒的契机与平台,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教育、科技、信息和人文交流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国际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将为大流行病和贫困的全球治理提供富有成效且可持续的方案借鉴。”